0

    温室气体是气候变暖的最凶?气候变化的机理是怎样的?

    10个月前 | admin | 84次围观

    怎样应对气候变暖_农业应对气候变化_中国应对全球化气候

    怎样应对气候变暖_中国应对全球化气候_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一、引言与概述

    全球变暖以及愈发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对不同地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掌握每个人“粮食袋子”的农民们也面临着脆弱气候条件带来的多重挑战。气候变化会改变农业作物的生长种植条件,加剧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风险,让农村生活生产变得更加脆弱。如何建立更具有韧性的农业体系,让农业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是应对气候变化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向之一。

    在科莱美特发起的青年参与农村气候变化项目「沃土行动田野营」系列讲座之“气候适应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从事绿色能源投资的专家千水老师为沃土行动的18位营员讲授这一议题,探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要点概览】

    怎样应对气候变暖_中国应对全球化气候_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二、气候变化的机理——

    温室效应与能量守恒

    从广义的层面,气候变化包括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差异。而我们讨论的气候变化往往是指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度变化的范畴。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也是大多数人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气候问题。

    狭义气候变化更为学术的说法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经济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直接联系。那么,为什么说温室气体是气候变暖的最大元凶?气候变化的机理是怎样的?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_中国应对全球化气候_怎样应对气候变暖

    分享嘉宾千水老师为我们阐述了气候变化的机理。能量在封闭系统中是守恒的,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如果地球是封闭系统则能量总量不变。但是地球并不是封闭系统,太阳在源源不断地供给地球能量。地球大气层像是给地球盖上了一层被子,进来的能量不能被完全反射出去。而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室气体吸收并重新辐射地表的红外线,增加了地表的能量输入,热量输入超过了热量输出,导致温室效应显著、气候变暖。

    关键就在于温室气体,它阻挡了地球表面向外的红外线辐射,把这些能量重新辐射回地表,从而使地球表面获得额外能量,所以说温室气体是气候变暖的最大元凶。

    怎样应对气候变暖_中国应对全球化气候_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三、有关气候变化的三个迷思

    Myth#1

    “气候变化是自然现象,地球的气候一直在变化”

    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气候变化只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所致,它是由自然强迫与人为强迫所共同导致的。自然强迫包括太阳辐射、火山爆发、地球轨道和自然界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等。地球的气候历史上一直在经历着周期性的变化,但近年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物和浪费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人为强迫是指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等)导致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进而引发地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加剧、冰川融化等问题,给人类和地球生态带来深远的影响。

    Myth#2

    “全球变暖不是真的,现在依然很冷”

    中国应对全球化气候_农业应对气候变化_怎样应对气候变暖

    1998年至2012年全球变暖的状况

    从上图看,在近十多年内,全球平均气温似乎并没有出现显著的上升,甚至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强寒潮的趋势。但这并不能证伪全球变暖的存在。全球变暖指的是全球整体上的气候变化的趋势,它描述的是全球平均气温逐年上升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气候变化需要被放置在较长的时间段内进行考察,国际气候时间尺度标准为30年,应该拉长时间线来看趋势,如下图。

    中国应对全球化气候_农业应对气候变化_怎样应对气候变暖

    1880年至2020年全球变暖的状况

    Myth#3

    “极端天气不是气候变化导致的”

    讨论这个命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气温升高会对天气因素产生多种影响。举个例子:

    ①气温升高增加了蒸发速率,即土壤、植物和水体中水分的总蒸发量。这会直接影响干旱的频率和强度。

    ②温暖的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蒸气。由于气温升高,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比40年前增加了4%。这增加了极端降雨事件的风险。

    ③海面温度的变化也会引起大气环流和降水的相关变化。这与一些干旱有关,特别是在热带地区。

    这些变化不会自动产生极端天气事件,但会改变此类事件发生的几率。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意味着温度升高增加了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怎样应对气候变暖_中国应对全球化气候_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四、气候变化与农业

    (1)农业中的碳排放

    从源头追溯,农业既是全球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统计,农业用地释放出来的温室气体超过了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但同时农业生态系统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化学肥料、杀虫剂等的使用是导致排放的一大原因,在我国,尤其集中于畜牧业和水稻种植方面。

    (2)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会导致天气的极端化,旱涝等极端天气会导致农业减产。而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变化性更强,季节性变化更频繁、一些病原体及害虫的北移及产生也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气候变暖则会导致作物适宜种植区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也会给一些地区带来机遇,例如粮食增产。

    (3)气候变化与食物系统

    1. 产量:总体来讲,全球范围内水稻及小麦的产量将上升;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呈下降趋势;水产品的质量与产量降低;牲畜数量减少。

    2. 营养: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当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增加时,作物产量会提高,但作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锌和铁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会降低。

    3. 获得:气候变化会导致谷物、稻米、粗粮、肉蛋奶的价格齐齐上涨。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将会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这不仅会让他们吃不好,还会让他们吃不饱。

    4. 安全:低收入群体会因为粮食价格上涨而增加工作时间、减少食品购买、限制生活开销、开始使用积蓄。这些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愈加不易,这会加剧社会种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

    5. 品种:气候变化对特定品种的种植物产生更大的影响。例如中美洲的土豆、牛油果、香草、野生棉花等正在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温升高、入侵物种、森林砍伐、干旱和野火,让这些作物的收成下降。

    (4)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并行

    气候减缓是指通过碳减排等方式减少对于气候系统的人为干预。减缓可更具成本效益,前提是使用综合性方法,即结合各类措施以降低最终使用行业的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强度、脱碳能源供应、降低净排放以及提高碳汇。而气候适应指为应对实际发生的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及影响的调整过程,包括减少暴露度、减少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等。许多适应和减缓方案可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但只靠单一方案却不足以应对。有效的实施取决于全方位的政策与合作,而通过综合响应,将适应和减缓与其他社会目标相结合,可促进实施。对于农村社群以及农业,适应比减缓更具有实际意义。

    【文本框介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