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移动与东亚季风及季风雨

    11个月前 | admin | 84次围观

    【摘要】:西太平洋热带高压季节性移动与东亚季风及季风雨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位置和强度的变化是控制我国东部地区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副热带高压脊线随着季节北进、南撤现象是东亚大气环流季节转换的最显著特征,夏季副热带高压的移动有缓慢移动和突然跳跃两种方式,从初夏到盛夏副热带高压有两次明显的季节性北跳。利用1979-2007年NCEPII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1979-2007年4月1日到9月30日的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副热带高压在北进的过程中存在一次明显的突变,这次突变发生在6月10日,且通过了95%的信度检验。研究还发现,副热带高压脊线每年都存在突变,但是不同年份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年的突变能通过信度检验副热带高压带吹什么风,有些年的不能。同时研究了副高脊线突变产生的背景发现,沿120°E经向垂直环流经圈剖面中可以看出,从赤道到30°N副热带高压带吹什么风,200-500hPa之间都是上升气流,500-850hPa之间,10°N-20°N的区域,为西风气流,也有利于副高加强北抬。850hPa到地面的低层吹南风,有利于低层水汽向北方输送。再看35°N附近的下沉气流,是由于南亚高亚东伸,在其东南侧,偏北气流与来自赤道的偏南气流汇合,形成质量堆积,产生质量辐合,辐合下沉气流有利于副高的西伸加强,北抬。沿15°N纬向垂直环流纬圈剖面图看,120°E附近,500hPa到高层都是东风,有利于副高的西伸,120E以东,850到地面的低层吹偏东风,有利于太平洋的水汽向我国输送。副热带高压脊线在5月中下旬和6月初脊线有一次明显的南撤过程,并在5月下旬又开始向北缓慢移动。为了研究的方便,引入脊面的概念,在夏季风爆发期间的南撤必然存在着其动力或热力原因,在水平环流场上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的发现,副高脊面在南撤的过程中,孟加拉湾北部的印缅槽不断加深,越赤道气流在印缅槽槽前的西南气流引导下北上,造成孟加拉湾东部到中南半岛北部的西南风增强,同时副高南部的东风减弱,副高脊线向南撤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