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学者推荐)地质地貌学不光实习目的及意义

    1年前 | admin | 106次围观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课名称:地质地貌学

    专业名称:地理信息科学

    班级: 2013260501

    学号: 2

    学生姓名:吴金星

    教师姓名:庄建琦

    引言

    地质地貌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而地质地貌学发展的结果是,它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加快了其发展的脚步,有着实际的意义。如:河流地貌与海岸地貌学着重依赖于流体力学与沉积学;块体运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和土壤的研究要凭借大气科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力学;某些地形类型的研究需要用地球物理学与火山学的原理和方法;人类对地形影响的研究要依靠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地质地貌学不光有用、能用,关键还有趣!就其中微不足道的名词,如“太古”、“元古”、“寒武纪”等等,便很富有沧桑感、神秘感及历史气息。如此,更不用说学好它,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完善,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大有裨益了。

    实习目的及意义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学科的兴趣。

    2012年5月14日泾阳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的实习环节,旨在通过本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使学生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习概况

    三、实习地点:泾阳县

    四、实习时间:2012年5月14日

    五、实习单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4级

    六、实习内容

    首先老师告诉我们所在的地点正处于第四纪地质代,此年代距今大约二百五十万年左右,这一时期的主要变化有3点;首先是磁极的转变,南北相互对调。其次是气候由干热向湿润凉爽转变。最后便是人类发展的决定性时

    期—哺乳动物逐渐相人方向转变。第四纪的地质特征有很明显的特点,较其他纪相比,土质略为松散,黄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国是黄土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约有63.2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4%,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泰山、鲁山连线以北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以黄河中游地区为最发育。黄河中游黄土地貌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黄土的沟间地地形,有塬、梁、峁。(图依次为黄土塬、梁、峁)二是黄土的冲沟系统,如细沟、切沟、浅沟以及悬崖上的悬沟等等。在沟谷下切或侵蚀较严重的地区,常形成高达数十米以上乃至百余米的陡峭条件下,这些黄土崖坡常常发生滑坡或崩塌,滑坡土体有时可达黄土崖坡。在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这些黄土崖坡常常发生滑坡或崩塌,滑坡土体有时可达几千万方。三是黄土岩溶地形,有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天生桥、黄土柱等形态。

    我们位于关山盆地又称渭中平原,在山地和盆地的交界处,有一个很显眼的断裂带,也就是断层。断层是岩石受力发生断裂,断裂面两侧岩石存在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它也是地壳中常见的一种构造形态。断层按两盘相对运动分为:1.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一般为陡倾角断面。2.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进一步细分为:

    1)低角度逆断层:倾角

    2)高角度逆断层:倾角>45°

    3)逆冲断层:位移量较大的低角度逆断层(倾角

    4)推覆构造:大型逆冲断层,此时,伴有飞来峰和构造窗,并有外来系统,原地系统的称谓。3.平移断层:两盘岩块沿断层走向作相对水平运动的断层(也称走滑断层)左行走滑(反时针):垂直断层走向,见对盘向右滑动。右行走滑(顺时针):垂直断层走向,见对盘向左滑动。(图为正、逆、平行断层)之后沿着山的另一面向下走就渭河的是河流地貌了。流水的侵蚀是对地面的破坏作用。它与水流的强度与水流的特征有关,有时成片冲刷,有时使地面产生侵蚀沟或河流。流水还常将侵蚀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别的地方。被搬运的物质部分溶解于水中,较细的颗粒如粘土及粉沙等可以泥浆的方式悬浮在水里搬运(悬浮作用);沙石和砾石因易于下沉,只能在流水湍急或山洪暴发时呈跳跃式前进(跳跃作用)巨大的砾石虽不能离开水底,但也能在强大水流的冲击下,于水下滚动前进(滚动作用)。由于河流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让我们领略到了3级阶地的风采。阶地主要是由于新构造运动引起河流下蚀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基本上分两个阶段:首

    先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下,河流以侵蚀及堆积作用为主,造成宽广的河床与河漫滩;再是地壳上升,使河流下切,把原有的谷底抬高到一般洪水位之上,转变为阶地。一级阶地形成最晚,时代最新。沿着河岸走,河的对面就是连绵不断的山峦,这里有褶皱: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

    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的特征,背斜成山,内部岩层时代老,两边时代较新。向斜成谷,内部新两边年代较久远。但是因为年代太久远岩石表面已经被风化剥蚀。

    之后我们又乘车赶往下一个地点付家村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该滑坡曾发生两次事故,其中一次滑坡竟滑出300多米,直接湮没了一个村庄。最后我们到了一个被群山包围的小山谷,从上往下看,第一层是q1--早更新代,黄色土壤,它的下面是一层红色土壤,表示湿热气候,风化强烈。接下来是q2—中更新代,时间在十二万八千年到现在。第二层红壤下面是q3—晚更新代。然后是—全更新纪。第五层是最厚的一层,我们叫它古土壤,它也代表着气候湿润怡人。这表示着第四纪气候不是很稳定,人类的影响是占很小一部分的。气候的变化有很多原因,有人说是因为地球轨道的改变,但众说纷纭,至今仍存在争议。

    5)四、实习总结经过这次口镇的实习,使我们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并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对这方面的知识充满兴趣,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看到的断层,褶皱,阶地等地貌在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4年5月21日黑河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锻炼在野外进行勘

    察等活动的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秦岭黑河

    实习时间:2012年5月21日

    实习单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3级

    三、实习内容

    经过在校车两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黑河。黑河发源于周至县西南厚畛子南北两侧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光头山一带,流向由南向北大致呈东西向后折向北东,于尚材乡石马村处注入渭河,全长126KM,主河道比降88%,流域面积达到2258KM2,其中山区面积占72.8%。在主河道上游70KM 的距离内,集中发育了丰富而奇特的地质、水文、森林植被、动物等自然生态资源。

    黑河发源于周至县西南厚畛子南北两侧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光头山一带,流向由南向北大致呈东西向后折向北东,于尚材乡石马村处注入渭河,全长126KM,主河道比降88%,流域面积达到2258KM2,其中山区面积占72.8%。

    在主河道上游70KM的距离内,集中发

    育了丰富而奇特的地质、水文、森林植

    被、动物等自然生态资源。

    秦岭作为中国地质界乃至世界地

    质界瞩目的造山带,是中朝板块和扬子

    板块长期碰撞开合而形成的巨型纬向构

    造带。在震旦纪—三叠纪期间,经加里

    东、华力西、印支等多阶段发展,多旋

    回褶皱的复杂构造运动成为褶皱系地质地貌学,构

    造的复杂发展奠定了秦岭作为我国水系、气候、植被、物产等南北分界的基础。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中,各种沉积作用、火山活动、岩浆活动、冰川作用相继发生,这些地质作用所留下的各种遗迹如岩石地层、褶皱、断层、冰川地貌、石林、溶洞、地下河、动植物化石、矿产都十分丰富。黑河河谷横切走向东西的秦岭山脉,这些地质遗迹便集中发育在黑河流域至秦岭梁大约50KM的黑河河谷地带内,地质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黑河从源头注入渭河相对高差达3200余米,其间比降差别大,支流众多,流向多变,又由于穿过的山地岩石类型复杂多变等原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水系类型和河谷特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经初步考察,黑河源流分南北两支,北支上游称红水河,下游称大蟒河,发源于太白山主峰拔仙台南侧,南支源于秦岭主脊光头山,称为花耳坪河。它们在山间以深切河谷为主,但因流向不同表现为东西向比降小而南北向比降大的不同流域景观,因此河谷宽窄变化多样,而河流直流与曲流交替出现,加之河道中形成的边滩和心滩共同构成了黑河流域由上而下独特的水文旅游景观资源。

    黑河流域的火成岩分布非常普遍,除了海底火山和火山熔岩外,还有不同地质时期侵入的花岗岩、闪长岩、绿泥岩、石英岩等等。老师主要为我们介绍了绿泥岩、石英岩几种岩石

    老师先在一条盘山公路上为我们介绍了绿泥石,绿泥石chlorite一族层状结

    构硅酸盐矿物。通常所称的绿泥石,指主要为Mg和Fe的矿物种地质地貌学,即斜绿泥石、鲕绿泥石等。绿泥石是一些变质岩的造岩矿物。

    接下来我们又坐车去了另一个地方,老师带我们看了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阶地由阶地面、阶地陡坎、阶地的前缘、后缘组成。阶

    地按上下层次分级,级数自下而上按顺序确定,愈向高处年代愈老。阶地物质下

    部为砂砾石,上部为粉砂、粘土,

    具二元结构。河流阶地是在相对稳

    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

    由于下切侵蚀的条件不同,阶地的

    成因也不相同。主要成因有:气候

    的变化,形成气候阶地;构造运动,

    形成构造阶地;侵蚀基准面的变化;

    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基准面。

    之后我们去了最后一个目的地,并且在山下看到了仙游寺------据说诗人白居易曾在这里一气呵成写下了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长诗《长恨歌》,成为时代相传的千古绝唱。

    四、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虽然一共只有两天,但是我觉得确实达到了实习的目的。我们原本对于一些像断层、滑坡、阶地等等地貌仅限于文字的理解,经过实习习使我们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并且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我们能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一些自己的判断。还有就是这次的实习锻炼了我们的野外考察能力,老师还教了我们一些野外的小知识很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