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多地人社部门发公告提示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是为了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

    1年前 | admin | 125次围观

    萌音社翻唱部_人社部辟谣_铃木乃社31部

    1月29日,#1月份不认证停发养老金是谣言登上了微博热搜#。针对近日网上流传的“2023年养老金认证时间提前,退休人员必须在1月份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否则将会停发”“养老金不够了”等传闻,人社部发文回应该系列消息系谣言,武汉、成都、哈尔滨、长沙等多地人社部门也发公告予以澄清,还有一些地方在相关公告中提示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方式。

    专家表示,建立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制度是为了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冒领,维护基金安全。我国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可以确保养老金额按时发放,公众没有必要对此产生焦虑。

    紧急辟谣

    岁末年初,声称“退休人员不赶紧认证就要停发养老金”,假冒人社部官网发放津贴,诱导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等不实信息在网络流传,甚至还有“国家养老金不够了”等谣言流传。

    对此,人社部官方微信和官网发布紧急辟谣信息,全国多地人社部门也发布了辟谣声明。

    武汉市人社部门发布澄清公告称,武汉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周期为一个自然年度内的1-12月,即退休人员可在每年12月31日前的任何一个月份,通过微信“武汉人社”公众号、支付宝“武汉人社”小程序或者到社保经办机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一次待遇认证即可。

    成都、青海、黑龙江、洛阳等地也相继发布了澄清公告。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市人社部的澄清公告中还列出了有关养老认证相关问题的各个区的咨询电话,且会在提前一个月向即将到期的企业或灵活就业人员推送资格认证的相关提醒。

    “养老金是社会保险金的最重要、最大比例的保险金,涉及面广,容易产生社会舆论,并且较快传播,因而会有人抓住公众的心理混淆视听,获取一些利益。”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金是退休人员主要的经济来源,可以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设置认证制度也是为了便于后期管理及养老金的发放,避免出现冒领等情况”。

    “由于养老金涉及了很多人的切实利益,因而需要公众提高警惕,增强辨识能力,以官方发布文件为准。”付建提醒说。

    无需焦虑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同比增加2430万人、849万人、825万人。全年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金融教授胡继晔看来,“这些资金的运营情况说明短期内养老金是可以按时足额发放的,不需要对养老金发放焦虑,至于网上流传的养老金不够等谣言人社部辟谣,只不过是不法分子想牟利而已”。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国经济发展将快速恢复,从长期发展来看,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因此养老金的总额是比较充沛的”。

    此外,我国已经逼近中老龄化社会也是造成焦虑的原因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老年人数量增多,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的数量是否会减少?

    胡继晔认为,根据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去年累计结余7.4万亿元?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再加上财政补贴,不会出现养老金不足的情况。

    此次人社部发布的文件中也给出了如何完成认证确保养老金正常发放的相关指引。对于认证时间并没有限制固定的认证时间,认证周期为一年,可在上次认证后的一年内任意选择时间进行认证。

    目前的认证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数据对比,社保局通过公安、民政、医院、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来获取退休人员的情况;第二种是刷脸认证,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App,按照操作提示完成认证;第三种是上门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可提出上门认证的申请,社保工作人员会上门协助完成认证。

    持续优化

    “从长期发展来看,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未来的养老政策也许将不断精细、进一步优化。”胡继晔进一步分析称。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体系以基本养老金为第一支柱,随着去年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反映了国家在我国养老体系的多层次和多支柱层面的优化调整。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或地区先行启动实施。截至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

    在付建看来,个人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养老金的压力,短时间内参保人数的增加意味着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认同度较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将社会化的养老金与需要的人进行平衡也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除了基本养老金之外,也需要推出更多的个性化的养老产品,不同的人群各取所需,去购买符合自身能力和需求的产品,提供更加多元的个性化服务。”王鹏指出。

    “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本身以公益性为主,养老金的使用更多以居家养老为主,在未来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数量会增多,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入市场化元素,比如社区互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人社部辟谣,更好地获得养老服务,增加生活舒适度,这也是未来发展中重要的一环。”王鹏进一步分析称。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张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