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键字】: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自由制度(组图)

    1年前 | admin | 122次围观

    浅析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女性一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更是国际政治大舞台的配角甚至是观望者,鉴于这种情况众多女权主义者们提出了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这个理论以它独特的研究视角重新审视国际政治的理论与现实。在女权主义者看来,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其形成过程中,主要由西方白种男人所支配,女性被排斥在世界政治之外,因此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所叙述和讨论的是性别化的国家和具有性别等级的世界,是带有性别偏见的国际政治知识。女性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对带有性别偏见的国际政治知识给予批评,把女性声音引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并谋求重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关键字】:女权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 自由制度女性主义 1、 女权主义的产生 1、 女性与国际关系研究 有人说, 国际关系是一门对世界命运给予关怀的学科。然而,人们所接触和了解的这个世界却是一个“支离破碎和被扭曲的世界”。一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者认为, 如果说没有一幅由大脑可以提供的完全真实的画面,那么,人们可以相信有些画面比另一些画面更好些。较好的画面可以引导人们对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作出更好的理解。同其他批判理论分支一样,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指出,传统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没有充分地体现和揭示国际关系的现实。

    长期以来,在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女性往往受到忽视、低估和处于边缘的位置。 2、女权主义的代表著作 女性理论早在20世纪初便得到发展。在欧美,它表现为争取妇女的合法权益譬如选举权,反对妇女受压迫,追求民主、自由以及妇女解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女性主义运动逐渐渗透到西方社会研究的诸多领域。最早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观点是由贝伦丽丝·卡罗尔发表在《冲突解决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然而以后陆续也有人从女性视角探讨世界和平和战争问题,但是它们都没有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构成明显影响。直到 1988 年,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千年间:国际研究杂志》出版了一期题为“妇女与国际关系”的专集,才出现女性主义挑战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转折点。1991年,丽贝卡· 格兰特和凯瑟琳·纽兰将这些文章和随后的有关讨论编辑成一本题为《性别与国际关系》的论文集。从此女性主义开始以较大的规模和更多的方式对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形成影响。更多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主要有安·蒂克纳的《国际关系中的性别: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待实现全球安全》( 1992 年)、斯派克· 彼得森和安妮·西森·鲁尼恩的《全球性别问题:世界政治中的困境》( 1993 年)、克里斯廷·西尔维斯特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现代时期的国际关系》(1994 年)等。

    一些北美杂志也效仿《千年间》杂志的做法。1993 年,西尔维斯特为《选择》杂志主持一期题为“女性主义论国际关系”的专刊。同年,艾丽克·吉奥兰多和金波莉·西尔佛为《佛莱舍论坛》杂志主持一期题为《国际关系中的性别:发展中的各种视角》的专集。 3、 女权主义内部的分支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内部存在不同的分支,罗伯特· 基欧汉把它们大体分为三类:(1)女性经验主义。它强调国家和国家之间在根本上是性别化的支配和相互作用的结构, 侧重研究国家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过程,而不去考察把性别引入国际学的社会态度和结构是否准确。(2)女性观点派。它认为,处于政治生活边缘的妇女经历,使她们具有观察社会问题的视角,从而对世界政治进行有力的洞察。这一分支站在边缘的立场,批评由男人所建构起来的国际关系理论, 男人们把他们自身置于决策者的位置,或者用摩根索的话讲,通过“他的肩头看东西”。女性主义从被排除在权力之外的普通民众的观点批判地考察国际关系。这一分支提出对世界政治进行复杂的理解。(3)女性后现代主义, 或后现代女性主义( post-modernfeminism)。它在概念上难以确定,似乎包括了各种趋势。不过, 它的核心表现为反对“一种真实叙述”的概念,反对把个人的视角作为普遍视角。

    女性主义作为第三次论战中后实证主义的批判理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小视, 它在挑战现实主义、实证主义理论的“霸主地位”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二、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 1、以新兴的多元视角批判政治现实主义 女权主义者曾经与批判理论一起对于以现实主义为核心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批判。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以及自由制度主义的斗争矛头是新现实主义,而女权主义则重点指向了政治现实主义。女权主义对于现实主义的批判是多方面的,女权主义观点认为:(1)国际政治的客观规律性是由文化界定的,具有一定的男性建构的特征,包含了社会再生产与政治控制的双重内涵,因此应以社会发展的眼光认识国际政治的客观规律性。(2)国家利益是多维度的,并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不能仅仅以权力来界定。当代世界各种全球问题相互依赖,不能用零和的方法而应用合作的思路来观察国际利益。(3)权力的内涵不可能普遍有效。以主导和控制来定义权力暗含了男性特权,而忽视了集体的权力,而女性的权力是集体权力的重要方面。(4)反对将道德要求与政治行动分离开来,因为一切政治实践都具有政治意义。现实主义强调通过权力与控制来实现秩序的最大化,不过更加重视秩序的道德要求,而轻视了正义和社会再生产的基本需要满足等方面的道德要求罢了。

    (5)具体国家的道德追求固然不能与普遍的道德原则相提并论,可是人类追求中的普遍道德能够降低国际冲突的烈度,促进国际共同体的建设。(6)强调国际政治学科的自主性是不对的,因为它与西方文化中的男性统治传统密切关联,必然是片面的和有利于男性利益的,将忽视妇女的要求和世界贡献。 2、 女权主义者指出应把性别问题引入国际关系研究 根据女性主义的叙述,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及更早的政治理论一直把妇女的经历排斥在外, 使国际关系研究成为带有性别偏见的活动。由于这些理论是建立在男性经历之上, 因此,它们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狭隘的和不全面的。在女性主义看来, 这一情形不仅严重地妨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充分认识, 也妨碍了这一学科本身的发展。因此, 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把性别引入国际关系学科”, 认为只有把性别问题引入国际关系研究, 把女性视角引入国际关系研究,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才有可能在叙述和解释上更为平衡、更接近真实、更具有见识。西方女性主义认为, 首先, 性别应该被看作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变量。尽管在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妇女的生活和经历没有得到重视和考虑,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于国际关系实践中, 相反, 妇女始终存在于国际关系中, 只要人们想关注她们。

    性别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分析单位。譬如, 在全球发展过程中, 世界各国妇女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 妇女一直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和基本生活需求的供应者。尽管从整体上讲妇女在国际社会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她们只拥有全球财富和资源的极少部分, 从事大量的各类劳动, 占难民、文盲和贫困者中的大多数等。然而, 她们却是家庭、社区及物质生活的核心, 也是环境保护、追求和平及正义, 以及其他社会运动的先锋者。性别还是国家对外政策制订方面的一个变量。它揭示了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充当对外政策的制订者和实践者, 以及男性特征作为战略上的行为体的情形。在研究国家对外及防务政策方面, 妇女往往是决策机构的“ 局外人”。然而, 事实上, 妇女在国际关系方面起着构成作用。根据辛西娅· 恩洛的研究, 妇女是整个西方军事后勤服务提供者。她们是国内产业的后备军, 跨国和平运动的积极分子, 战士以及战士的母亲, 以及国际解放战争和内战的革命者。其次, 性别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构成性因素。女性主义研究认为,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某些核心概念如权力、主权、自主、无政府状态、安全, 以及某些核心的分析单位如人性(主要以男人为主) 、国家和国际体系等, 从社会和政治背景上讲是带有性别偏见的, 而且这种偏见是与传统上把公共领域和私下领域加以区别有关的。

    在女性主义看来, 这些概念与男人的经历有关并反映着由男性占主导的公共领域的知识形式。女性主义认为,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是政治行为, 把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进行分离, 以及新现实主义忽略国内因素等情形, 使女性问题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突显出来。从女性主义视角看, 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学科分界线应该被打破。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外界的无政府状态如何支持着国内的性别等级现象, 以及国际政治如何与国内政治秩序的变化相关联。第三, 性别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改造因素。把性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不仅仅在于从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对世界政治知识进行重新理解和解构, 而且还在于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改造, 重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总之, 把性别引入国际关系研究是对世界人口的另外一半给予承认和关注, 纠正妇女在世界政治中可以被忽视的错误认识。同时, 也是为了纠正这样一种假设, 即男人的经历可以被普遍地用来代表男人和女人的经历。 3、 女权主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势力 1、女权主义发展面临的问题 历经对主流范式的批判并与后者展开激烈的争锋,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国际关系学界的地位基本得到认可,但女性主义走向成熟与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三点:一是进一步消除主流范式对女性主义理论的轻视、误读,弥合与主流范式之间存在的鸿沟;二是搭建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自己的研究体系框架,确立系统的研究议题;三是弥补方法论的不足,建立适用于国际关系研究的女性主义方法论。

    客观地讲,女性主义理论能否在国际关系领域稳步、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主流范式的关系状况,而主流范式对女性主义理论的指责多起因于后者在理论与方法论建构方面的缺陷,因此第一个问题的解决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有赖于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后面两个问题的关注与解决的程度。 女性主义者往往抱怨,在国际关系领域主流范式对女性主义的理解相当狭隘,对女性主义富有改造、创新作用的理论洞见却视而不见。传统理论家指出,女性主义理论的问题在于,它没有为分析国际关系提供一个复杂的理论建构,它极不严谨,缺乏一个具有内聚力的、有组织的框架。国际关系学是一门探究国际关系实质和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的学问。国际关系理论作为对现实的抽象,不仅要对国际关系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国际关系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对于社会科学而言,为人们答疑解惑是其基本功能之一。而女性主义理论陷入了过于关注世界政治环境和世界政治研究是可以改变的这个怪圈,重描述轻解释,重批判轻建构,没有为指导全面的分析提供解释性的理论工具。 传统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如国家、权力、安全、无政府、国际体系、战争与和平等都已进入了女性主义的研究议程。在女性主义的研究纲领中,缺少的不是研究议题,而是系统的研究体系,以及能够将上述研究议题贯穿起来的逻辑线索。

    正因如此,与主流范式相比较,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看起来是“碎分化”的,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逻辑不清晰的。女性主义理论要建立系统的研究体系,就必须将重心由对传统理论的批判、解构转移到自身的理论建构上来,以女性主义视角与方法,确定研究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后搭建完整的理论框架,最后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2、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前途 运用全新的方法论是女性主义形成与主流范式截然不同的观点的根本原因之一。方法论是任何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国际关系理论是由方法论的论争界定的”。在国际关系学发展史上,方法论的演变催生了范式的转换,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深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研究开始“从具体问题转向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由于方法论的区别,才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并进而导致了国际关系理论主流与边缘的分异。国际关系的具体实在背后隐藏着什么意义?人类如何获得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认知?这些认知如何得到理论和实践的确证 ?围绕着这些问题,女性主义理论作出了与主流范式截然不同的回答。在本体论上,主流范式以物质界定国际关系,女性主义则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主要是男人建构的;在认识论上,主流范式多从以理性男人为原型的国家角度,采用实证方法解释国际关系,女性主义则认为,必须充分考虑女性经验多样性、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女性主义立场;在分析方法上,主流范式通常采用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分析方法,而女性主义更倾向于社会学、解释学等分析方法。

    女性主义因其方法论的独特而对传统国际关系研究构成了冲击和挑战。但是,女性主义在使用社会性别范畴时,却未能很好地使之契合于国际关系研究,女性主义只是一种“更近似于社会学视角”的工具。如何使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很好地契合,形成适用于国际关系学的女性主义理论和方法论,是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未来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最为紧迫的问题。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年轻学科中年轻的研究纲领,“必须宽厚地对待年轻的纲领:研究纲领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开始发展并成为经验上进步的纲领。”借用拉卡托斯的这句话,主流范式、国际关系学也应该宽容地对待年轻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虽然,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能否主导未来的国际关系理论尚不能确定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女性主义视角能够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另一面,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而这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所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新学派。它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各种知识, 在争鸣中不断发展,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还不可能为其指出一条排他性的出路或任何单一性的发展模式,差异性与多样性正是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力量来源。相信经过几代女性主义学者的努力,女性主义作为一个年轻的研究纲领最终必定会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冯特君,宋**.国际政治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张淑清,段文艳,胡炎莉.《国际关系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M].齐鲁书社,2008. [4]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阿莉森·贾格尔(美)著,孟鑫译.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贝尔·胡克斯(美)著,晓征,平林译.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8 本文来自香当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