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9个月前 | admin | 117次围观

    地球宇宙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授课时间 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体天体系统等基础概念,能结合天体系统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能够通过对太阳概况和太阳活动的分析,分析太阳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 3.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过程与方法】 1.分析视频或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了解太阳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理由:“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核心知识,是 学习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太阳是对地球影响非常重要的天体之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地 球宇宙环境的重要组成。而“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则是 本节“课标”的重点要求,也是对“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要求的落实。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理由:太阳活动是学生非常陌生的自然现象,由于缺乏切身体会,学生认识起来比较困 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学生往往能知道一些,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课前准备活动】提前一天下发“导学案”,学生结合课本完成【课前预习】部分。【课中学习】部分留作 课堂使用。 (导学案参见:“评测练习”文件夹中的文件“【评测练习】导学案_地球的宇宙环境_ 地理_高中__3706020030.doc”)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星空照片,提出设问:黑夜除了漆黑一片,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吗? 教师展示哈勃望远镜拍摄的黑夜中的星系图片(满月十分之一大小的夜空中有1000 多个 星系,每个星系有10000 亿颗恒星)。 提出设问,引入课题: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地球在宇宙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展示教学目标] 1.根据天体系统示意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通过对太阳概况和太阳活动的分析,能够分析太阳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4.学会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设计意图]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与肉眼所见的夜空相比较,使学生有比较大的视觉冲击,以此激发 他们的兴趣。

    展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讲解与探究结合,突破重难点】一、宇宙: [本部分预设时间10 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语言:“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现在我们认为: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引导学生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物质世界”和“运动、发展、变化”。以此推导出宇 宙部分重点掌握内容“天体”和“天体系统”。 教师提出设问:什么样的物质才属于天体?人类目前已知的宇宙包括哪些天体系统? 由此导入到[探究活动1] 结合学案材料1-3 及相关知识,完成探究问题1-3。 1.下列哪些事物属于天体?请将你选出的天体进行分类。 地球 太阳 星际物质 运行中的宇宙空间站 天空中的飞机 等待发射的卫星 彗星 流星 2.人类已知的宇宙可以划分为哪些层次的天体系统? (1)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有。 (2)总星系就是宇宙吗,河外星系包含银河系吗? 3.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 [活动要求] 结合预习知识,小组成员间相互谈论,订正答案。 全体同学进行抢答;在听取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 [教师活动] 学生探究活动时,随时进行个别点拨。

    学生回答问题时对学生模糊的知识点进行澄清和 讲解。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展示不同天体和天体系统示意图,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问题的承接,学生能够对天体和天体系统有充分的认识。这就使学生在宏观角 度上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了较充分的认识。这为其后深入探讨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打下基 础。本部分设置有大量宇宙天体照片,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宇宙,另一方面激发学生 兴趣,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将太阳系组成归入这一部分,是考虑到学生刚学习天体系统层次的构成,以太阳系为例, 研究低层次天体系统的构成。同时对太阳系的学习,为深入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 普通性与特殊性作好铺垫。 二、太阳 [本部分预设时间15 分钟] 1.太阳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通过预习对太阳结果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因此在本部分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 回顾预习知识,了解太阳结构划分,明确太阳内部和大气层都在发生剧烈变化——核聚变、 太阳活动。引出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影响 (2)太阳活动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影响 [学生活动——探究活动2] 结合材料4-7 及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各问题的突破。

    (1)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2)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的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太阳活 动概念 种类 现象 周期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 气层的 变化 [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归纳本组的讨论,写出本组对两个问题的认识。 对于两个思考题,小组抢答,各组发言人将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在听 取各组发言人阐述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 [教师活动] 学生探究活动时,随时进行个别点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学生模糊的知识点进行澄清和 讲解。结合视频资料和图文资料,教师对于太阳活动现象和产生的影响进行重点讲解。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结合文本资料图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 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本部分设置的探究题目为“举例说明„„”,帮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加深对宏观 抽象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而太阳活动这样大尺度、宏观性很强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 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教学中以图片和视频结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认识。 三、地球[预设时间15 分钟] [导入]在不同人的眼中,地球有不同的形象。

    在诗人的眼中,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孕 育了世间万物;在画家眼中,她是色彩斑斓的世界,到处是诗情画意;然而在天文学家眼中, 她只是一颗普通但有一些特殊的行星。 设问:地球为什么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学生活动——探究活动3] 结合材料8-11 及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问题的突破。探究时间5 分钟。 1.从公转方向、轨道形状、轨道平面等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有什么相似之 2.从质量、体积等结构特征看,地球与哪些天体更具有相似之处?3.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4.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活动要求] 归纳本组的讨论内容,写出各探究题目答案。前三个题目,各小组抢答,由组发言人将 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在听取各组发言人阐述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 误进行纠正。第四个题目,选取两名小组代表,板书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填写。 [教师活动] 学生将地球存在生命条件找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路归纳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 条理化。 [设计意图] 通过前三个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出地球普通性和特 殊性的原因。

    第四个探究题目的,让学生通过对图表资料、文字信息分析、归纳,锻炼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分析过程可能存在偏差,这是正常的,通过多名同学、多个小组相 互“接力”,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归纳总结后,教师进行梳理,有利于学生在获得 知识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同时不干扰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物质性——天体 1.宇宙 运动性——天体系统太阳系 太阳结构 2.太阳 太阳辐射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普通性——结构特征、运动特征 3.地球 特殊性——生命存在的条件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宇宙和地球的相关知识,也能够从各种媒体上对宇宙和地球 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了解,但了解不透彻,认识不系统,也不能聚焦于地球与宇宙环境关系这 个核心上。本节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以“天体系统”这一视角来重新审视宇宙环境,形 成一个清晰地思路(如下图)。 1.当嫦娥三号进入到绕月轨道后,图中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2.假设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 “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 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 居外星球。

    如果贵星球愿意接纳,请给予回复,万分感谢你们的援助!” 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猜想它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一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习惯、认知水平、自主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但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能力仍然较低,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且由于尚未系统学习立 体几何,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大尺度的宏观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的认识存在 一定的偏差„„这会给本节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升入高中的第一堂课太阳活动周期图,学生能否形成对本学科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因此本 节课应当兼顾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本节课的主要作用是吸引住学生, 引领学生踏入地理殿堂。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宇宙和地球的相关知识,也能够从各种媒体上对宇宙和地球 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了解,但了解不透彻,认识不系统,也不能聚焦于地球与宇宙环境关系这 个核心上。本节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以“天体系统”这一视角来重新审视宇宙环境,形 成一个清晰地思路(如下图)。 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一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习惯、认知水平、自主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但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能力仍然较低,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且由于尚未系统学习立 体几何,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大尺度的宏观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的认识存在 一定的偏差„„这会给本节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升入高中的第一堂课,学生能否形成对本学科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因此本 节课应当兼顾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本节课的主要作用是吸引住学生, 引领学生踏入地理殿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取自“鲁教版”《高中地理 第一册》(2010 次印刷)。一、教材设置——知识性与探究性相结合 本部分教材在编写中,注重了知识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全文共设置了17 幅图片,1 表格,四个“知识窗”。通过图文结合的设置,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宏观地理现象,四个知识窗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形成能力并获得知识,更加符合新课改要求。 二、教材地位——引领整个高中地理内容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是整个高中地理的开篇之作,在整个地理 教学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地理学”探究的是 “人地关系”,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 所和依赖。对地理环境的准确认识,前提是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这是整个地理环境存 在的大背景。

    这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因此,这节课 不单单是一节普通的地理课,更是整个高中地理的基调。 三、教材内容分析——重难点确定 本节内容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 殊的行星”三个板块进行介绍。综合这一节内容,归纳起来就是学生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 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 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核心知识,是学习地 球宇宙环境的基础;太阳是对地球影响非常重要的天体之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地球宇宙 环境的重要组成。而“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则是本节“课 标”的重点要求,也是对“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要求的落实。 据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下: 1.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了解太阳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本节课中,太阳活动是学生非常陌生的自然现象,由于缺乏切身体会,学生认识起来比 较困难。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学生往往能知道一些,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因此,确定 本节课的难点突破在于: 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四、课时安排 本课程授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完成“宇宙”“太阳”、“地球”三 个标题的知识学习。 第二课时,探究活动“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交流、课后练习反馈讲评。 本课程资源为第一课时内容。 课后作业 1.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 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 美国宇航局2日宣布,开普勒望远镜近期发现了一个类似太 阳系的恒星系。其中心恒星相比太阳略小,并拥有5 个和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更可喜的是, 个行星与其轨道中心恒星的距离都在液体水可能存在的距离范围内。据悉,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数百颗太阳系外行星。根据材料回答3~5 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4.如果有科学家认为该星系中很可能存在生命,则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A.它拥有一颗稳定的恒星B.它的行星拥有固定不受干扰的运动轨道 颗行星具备液态水存在的可能5.宇宙的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是( A.恒星与行星B.行星与卫星 C.恒星与星云 D.行星与流星 水星合木星,是指两颗星在各自的轨道空间内运行,运行到了两者之间的最近距离处。

    2011 年,水星合木星发生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3 月17 日,第二次发生在5 月11 A.水星和金星B.火星和土星 C.水星和土星 D.天王星和海王星 7.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B.地球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 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 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 800 摄氏度。据此回答8~9 B.色球层C.日冕层 D.中心区域 9.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 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2008 年12 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读图,回答10~11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卫星B.金星、木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D.金星、木星体积比月球小 1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笑脸”的天体的是( A.总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争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 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 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 动”。分析下表,完成12~14 质量(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大气密度 (地球为1) 大气主要 成分 表面平均 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2223 56min 火星0.11 0.15 0.01 CO -2324 37min 1.9 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D.是八颗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13.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距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B.没有液态水 C.大气无保温作用D.昼夜交替周期长 14.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 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地球上大气层对地面有保温效应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15~16 星光闪烁的是恒星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 一闪即逝的是彗星 轮廓模糊的是流星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批准将中山大学学生叶泉志发现的161 715 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读“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完成17~4 和之间B.和之间 和之间D.和之间 18.以下不是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共同特点的是( 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 19.右图是太阳系的局部示意图。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行星名称: (3)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低得多,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4)图中已确定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填数码)。 (5)如果发现火星也存在生命物质,并有了较高级的进化过程,则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 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1 世纪以来,人类又一次经历了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在高峰期间,太阳活动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例如,日本的通信卫星信号中断。

    材料二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图(下图) (1)根据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判断,假设2000 年是太阳活动峰值年,那么下次太阳黑子活 动峰值年应为________年前后,届时下列我国受影响较大的部门是( A.通信部门B.航天部门 C.钢铁部门 D.纺织部门 (2)太阳耀斑爆发时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 (3)当太阳黑子爆发时,对地球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 1-5:ADADC 6-10:BBACC 11-15:DDABA 16-18:BBD 19.(1)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金星 (5)稳定的恒星辐射;安全的行星轨道; 不太高和不太低的行星温度; 具有一定的大气厚度和有益的大气成分;有液态水资源的存在具有较强的行星磁场 20.(1)2011 AB (2)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3)影响地球气候;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地球磁场扰动,产生“磁 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现象。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宇宙和地球的相关知识,也能够从各种媒体上对宇宙和地球 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了解,但了解不透彻,认识不系统,也不能聚焦于地球与宇宙环境关系这 个核心上。

    本节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以“天体系统”这一视角来重新审视宇宙环境,形 成一个清晰地思路(如下图)。 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一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习惯、认知水平、自主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但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能力仍然较低,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且由于尚未系统学习立 体几何,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大尺度的宏观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的认识存在 一定的偏差„„这会给本节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升入高中的第一堂课,学生能否形成对本学科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因此本 节课应当兼顾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本节课的主要作用是吸引住学生, 引领学生踏入地理殿堂。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宇宙和地球的相关知识,也能够从各种媒体上对宇宙和地球 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了解,但了解不透彻,认识不系统太阳活动周期图,也不能聚焦于地球与宇宙环境关系这 个核心上。本节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以“天体系统”这一视角来重新审视宇宙环境,形 成一个清晰地思路(如下图)。 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一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习惯、认知水平、自主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但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能力仍然较低,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且由于尚未系统学习立 体几何,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大尺度的宏观地理事物和现象,学生的认识存在 一定的偏差„„这会给本节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升入高中的第一堂课,学生能否形成对本学科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因此本 节课应当兼顾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本节课的主要作用是吸引住学生, 引领学生踏入地理殿堂。

    发表评论